查看原文
其他

将“健康老龄化”概念植入城市治理 | 社会科学报

杨一帆 社会科学报社 2022-04-24

点击社会科学报

关注我们


联合国数据显示,目前全球约有10亿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到2050年,老年人口总数将突破15亿。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10月1日在第30个国际老年人日呼吁,国际社会应审视新冠肺炎疫情大流行如何改变各国应对老龄化问题的方式,加强老年人社会保障。当前,有必要将“健康老龄化”概念融入现代社会发展和城市治理体系之中。



原文 :《将“健康老龄化”概念植入城市治理》

作者 | 西南交通大学国际老龄科学研究院副院长  杨一帆

图片 | 网络

健康老龄化是全球应对老龄化问题的重要战略对策,是我国积极、科学、综合应对人口老龄化长期挑战的坚实基础,是发展同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的银发新经济的主要动力,将“健康老龄化”概念植入大众城市治理与发展之中,才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建共治共享的理想社会形态。


作为吸纳老年人口超过一半的城市,其基础设施和服务大多基于年轻人、健康居民的需要,没有预先考虑到应对人口老龄化社会和城市化迅速发展的特点和要求。第四次中国城乡老年人生活状况抽样调查表明,58.7%的城乡老年人认为住房存在不适应老年人生存和发展的问题。在城市生活的老年人中,四成以上的老年人(44.7%)认为社区活动不便捷,超过六成(65.4%)的老年人认为社区设施不齐全,多数老年人(60.6%)认为社区服务不完善。同时,老年人在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的要求日益增长,有序参与社会的意愿和诉求也亟待回应。对此,城市治理应当在健康医疗、人居环境、交通出行、社会公平与社会参与和经济金融等方面推进城市健康老龄化建设。



健康医疗作为实现健康老龄化的核心要素,应当被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从目前的研究来看,社会在医疗预防上的投入远少于对慢性疾病治疗的投入。因而,要采取配套措施来引导老年人树立正确的健康医疗观。


城市人居环境是社会老龄化的重要载体,作为老年人生活居住、生产劳动、休息娱乐和社会交往的空间场所,人居环境质量事关健康老龄化和生态文明建设目标的实现。树立城市可持续发展观,重视培育发展优质人居环境的能力,既要重视公益性文化设施及科学的康养硬件设施建设,又有着力培养符合康养产业发展的高水平人才,提供高效普惠的医养服务;调整完善健康老龄化城市的生态化建设规划,在“五位一体”战略布局指导下,打造魅力公园城市。设施建设要结合先进理念和技术创新提高服务水平,建设立体化的城市交通网,为老年人提供良好的步行条件;完善城市功能分区,减少居住区与工商业区域交叉所带来的不利影响;结合城市特色,发展城市意境,将城市自然景观、人工景观的建设与居民健康的生活方式相融合。


城市老年人宜居程度是积极老龄化、健康老龄化关注的重要模块,城市交通状况和居民出行条件深刻地影响着城市老年人群体的发展机会。基于“价值导向”和“以人为本”理念的城市交通治理,明确健康老龄化的交通出行投入的要素,建设负责任的交通治理团队和高质量的公共交通服务;建设年龄友好的交通系统,通过优化、改进公共交通和慢行系统,降低老年人的出行成本和出行难度,提高了老年人的出行安全度和便捷度,保证空间上养老资源分布的高度可及性。在交通领域,充分利用云计算、人工智能、5G和移动互联网等现代信息技术的服务系统扩大基础网络覆盖、实现交通信息共享,更精确高效地保障安全出行、降低出行成本和提高社会经济价值。

保障社会公平和促进社会参与对于老年友好型社会建设具有重要意义。要提高经济发展质量,重视发展养老服务市场。政府应当考虑进一步完善行业质量标准体系、宏观调控供给结构、以准入制和备案制规范医养产业发展等举措,扩大和完善健康服务产业;注重公平与效率相结合,既要保障每个社会成员平等获得社会保障的机会,又要向弱势群体倾斜;重视制度整合,保证相对公平,及时调整制度以适应城镇化、人口流动、就业选择的多样化趋势,着重提高老龄弱势群体的社会保障水平;通过终身教育、开发老年人力资源,缩小群体差距。


保障维度是积极老龄化、健康老龄化的重要维度,老龄问题的实质在一定程度就是经济金融问题。应积极发展养老金融,多方推动经济金融协调发展。城市要善用金融手段,发挥金融市场在养老保障中的作用。政府应当进一步完善金融市场,引导居民进行有效投资,提高居民金融市场的参与度和资产配置率加大金融普惠教育的力度;要认识到养老金融不是专门服务和定位于老年人的金融,而是服务于整个社会、全龄人口的金融,围绕老年人的金融服务是养老金融发展中的重点,养老金、老龄产业的发展均需要全社会共同参与;还要打通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打通二、三支柱养老金储蓄账户;加强立法和税收优惠,打破行业分割和政策壁垒,做到面向全民,以期通过经济金融协调发展,从城市这一中观层面推进健康老龄化的实现。


(本文为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全球应对老龄化治理与构建年龄友好城市研究”[18BZZ044]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文章为社会科学报“思想工坊”融媒体原创出品,原载于社会科学报第1729期第4版,未经允许禁止转载,文中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报立场。


拓展阅读

视域 | 养老主要靠自己?“健康老龄化”城市离我们多远

老龄化:释放“银发经济”的市场潜力 | 社会科学报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